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房产网 >> 房产问答 >> 土地纠纷 >> 土地管理 >> 耕地保护 >> 耕地保护措施 >> 正文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通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    2015-11-06 18:07:08

  (晋政办发[2006]89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山西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山西省农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一章 “十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回顾

  一、主要成就

  “十五”期间是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最快、运行质量效果最好的时期之一。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目标,不断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步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

  1.种植业稳定增长

  全省种植业生产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 4300万亩以上,年均总产量达到92亿公斤以上。200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06.2亿公斤,成为我省历史上第三个突破百亿公斤的年份。棉花、油料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棉花生产规模稳中有升,优质棉生产比例逐年提高。杂粮、水果、蔬菜在调整区域布局、优化品种结构中逐步成为我省种植业三大特色产业。

  表1-1 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表(亿公斤)

  ┌────┬─────┬─────┬─────┬───────┐│    │     │     │     │2005年比2000年││作物  │2000年  │2004年  │2005年  │       ││    │     │     │     │ 实际年递增%│├────┼─────┼─────┼─────┼───────┤│粮食  │  85  │  106.2│  97.8 │  2.8   ││棉花  │  0.4 │  1.2 │  1.0 │  17.3   ││油料  │  4.5 │  2.8 │  2.3 │  -12.5  ││水果  │  20.4 │  27.2 │  28.0 │   6.5  ││蔬菜  │  92.0 │  91.6 │  92.9 │  0.2   │└────┴─────┴─────┴─────┴───────┘

  图1-1 1991-2005年种植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略)

  2.畜牧业快速发展

  畜牧业作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随着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的建设得到了强势发展。全省肉、奶、蛋产量比“九五”期末分别年递增6.7%、14.2%和6.6%,其中以奶类的增长最快,比2000年增长77%。人均肉、蛋、奶占有量分别达到25公斤、15.7公斤和19.2公斤,分别比2000年增长23.2%、40.1%和52.6%,基本上满足了城乡居民对主要畜产品的需求。奶类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排全国第12位。

  表1-2 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表(万吨)

  ┌─────┬───┬────┬───┬───────┐│     │   │    │   │2005年比2000年││  品种 │2000年│2004年 │2005年│       ││     │   │    │   │实际年递增% │├─────┼───┼────┼───┼───────┤│肉类总产量│ 65 │ 82.9 │ 89 │  6.7   ││奶类总产量│ 36 │ 63.7 │ 70 │  14.2   ││禽蛋总产量│ 40 │ 52.0 │ 55 │  6.6   │└─────┴───┴────┴───┴───────┘

  图1-2 1991-2005年畜牧业主要产品产量示意图(略)

  3.特色农业大见成效

  优质杂粮、草食畜、水果、蔬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和制种、中药材两大亮点产业发展迅猛。谷子、马铃薯、燕麦、荞麦、杂豆等优质杂粮生产由15亿公斤发展到19亿公斤,增长21%。牛、羊等草食畜存栏由 1283万头(只)发展到1437万头(只),出栏由531万头 (只)达到714万头(只),增长34.5%。水果生产由20.44亿公斤发展到27.22亿公斤,增长6.5%。蔬菜生产在稳定总产的同时,提高了蔬菜的质量和效益,日光节能温室发展到33.5万亩,精细菜产量占到蔬菜总产量的 10%左右。特色农产品加工企业快速发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30%以上,特色农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8%。

  4.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2005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34亿元 (按1990年不变价计),比2000年增加了40亿元,年递增率为3.8%。农业增加值达到308.9亿元,比2000年增加了129亿元,年递增率为1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91元,比2000年增加了985元,年递增率为8.7%。全省农村实现了基本达小康的目标,有10%的农村人口过上了宽裕型小康生活。农村贫困人口比重由18%下降到14%。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数在全国排序由第7位下降到第14位。

  表1-3 全省农业增加值(亿元)

  ┌─────┬───┬───┬───┬───────┐│     │   │   │   │2005年比2000年││     │2000年│2004年│2005年│       ││     │   │   │   │实际年递增% │├─────┼───┼───┼───┼───────┤│农业增加值│179.9│277.3│308.9│  11.4   │└─────┴───┴───┴───┴───────┘

  图1-3 1991-2005年农业增加值增长示意图(略)

  表1-4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    │   │   │   │2005年比2000年││    │2000年│2004年│2005年│       ││    │   │   │   │实际年递增% │├────┼───┼───┼───┼───────┤│农民人均│ 1905│ 2590│ 2891│  8.7   ││ 纯收入│   │   │   │       │└────┴───┴───┴───┴───────┘

  图1-4 1991-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示意图(略)

  二、主要做法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生产,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十五”期间,我省站在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建设,积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基本遏止了“九五”期末粮食生产下滑的势头。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扶持粮食的政策,大力恢复和发展粮食生产。特别是2004年省人民政府出台了扶持粮食生产的八项政策,通过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减免农业税等政策措施,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二是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按照“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的原则,确保了基本农田稳定。通过实施“沃土工程”、“旱作节水工程”等项目,提高了耕地质量和地力水平。三是推进科技兴粮,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水平和效益。实施 “种子工程”、“双千创优工程”、“植保工程”等项目,调整和优化了种植布局,提高了粮食单产水平。全省粮食单产由“九五”时期的196公斤提高到208公斤。

  在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我省农业结构开始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一是从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要求和发挥资源优势出发,制定实施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的“三五”战略,初步形成了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产业区和东西两山杂粮干果产业区三大优势区域。有力地推动了优质杂粮、草食畜、水果、蔬菜四大特色主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到2005年,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牛羊肉、牛羊奶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62%和55%;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产业区蔬菜、水果产量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60%和71%,东西两山杂粮干果产业区杂粮、干果产量分别占到全省总量的42%和95%。

  二是进一步优化种养业品种结构,提高了农畜产品的优质率。按照“三稳定、三突出、三发展”的工作思路,合理调整种养业产业结构。2005年全省农作物粮经饲种植比例由“九五”期末的80:18:2调整为 66:24:10。粮食作物中,提高了优质品种的种植规模, 2005年优质专用小麦、玉米面积均占到种植面积的1/ 3以上。经济作物中,蔬菜压缩了大路菜,重点发展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设施栽培和反季节栽培的精细蔬菜;水果在提高苹果优质率的同时,发展了桃、杏、葡萄等小果类生产。畜牧业在稳定猪鸡生产的同时,突出发展了牛羊等草食畜。加强了畜禽品种改良,猪、牛、羊、禽的良种覆盖率分别达到69%、47%、48%和 82%,比“九五”期末提高5-6个百分点。

  2.培育扶持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十五”期间,我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以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为重点,积极培育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户,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使千家万户的农业生产和千变万化的市场形成了有机对接。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把100个龙头企业列入省委、省人民政府“1311”规划,在资金、项目和企业人才队伍建设上进行重点扶持。到2005年,销售收入百万元以上的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318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36家。百龙企业中有13家成为国家级龙头企业,20家成为省级龙头企业。全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户1.97万户,带动农户187多万户。建立了比较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470个,发展会员295万人。

  3.加强市场、信息、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农产品市场体系从改善市场条件,培育市场主体,完善市场规则着手,初步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连锁超市为基础,以专业协会、流通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为纽带,国有企业、合作经济组织、个体企业等共同参与的体系框架。全省共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48叶,年交易量1200万吨以上,交易总额150多亿元。2004年全省开通了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从信息网络建设、信息资源开发、信息应用管理着手,初步形成了以山西农业信息网为龙头,11个市级信息网络平台为骨干,25个农产品批发市场、800多个农业产业化企业、4000多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终端,以政务信息、农业动态、农产品供求、市场分析预测为传输内容的信息服务网络。农业信息网络逐步成为我省农产品营销促销的服务平台。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随着省级农畜产品两个质检中心及部分市县质检中心(站)的建设初步完成,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得到加强。全省建立了规范统一的农产品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体系,实施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积极创建具有地方特色和区位优势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截止2005年,全省已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产地面积达1100万亩,认证农产品 739个,其中绿色食品认证数量达476个,位居全国前十名。认定的无公害畜禽养殖基地6个,涉及出栏畜禽头数81万头(只)。

  4.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

  “十五”期间,我省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以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推广方式创新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在加强传统科研推广体系的前提下,发展科技型企业,培育科技大户,创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在加强常规技术应用的前提下,发展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开发新品种、新成果。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以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体培训为重点,加快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每年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100多项。组织百万农民科技大培训,深入基层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九五”期末的40%提高到现在的43%以上。

  5.深化农村改革,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

  我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税费改革、劳动力转移等一系列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放活了农村经济,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依法加强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进一步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全面推开农村税费改革,大幅度减轻了农民税费负担。2003年人均减负62.9元。 2004年,按照中央要求再次降低农业税率,全省农民人均减负8.2元。2005年全省提前一年全部免征农业税,彻底结束了农民种地上交“国税皇粮”的历史。运用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中介服务、法律维权等手段,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截止目前,全省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近1/3,农民工资性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1%。

  6.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和小康建设,促进农村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农村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2000年底“八七”扶贫攻坚结束之后,我省农村仍有贫困人口437万,其中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 182万、低收入人口255万。2001年我省根据扶贫开发的新形势、新任务,制订了《山西省农村扶贫开发十年规划》,确定了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开发式扶贫”的原则,在57个贫困县实施了移民搬迁、旱作节水、种草养畜、农产品加工“四大增收”工程,千方百计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2005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332万人,其中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到 122万人。

  “十五”初期;我省根据各县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差异,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将全省农业县划分为现代化试点县、基本达小康县和贫困县三种类型,确定了十强县、百强乡、千强村率先发展,加快了小城镇化建设步伐,为农村小康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从2003年开始,全省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进一步加强了农村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推进了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全省建成通村水泥(油)路 4.3万余公里,80%的行政村通了油(水泥)路;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187万平方米,119个县全部达到“普九”教育标准;农村合作医疗受益农民达320多万人;农村广播覆盖率达90%,电视覆盖率达95%以上。

  尽管“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农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继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还十分艰巨;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和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亟待提高。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引起足够重视。

  第二章 “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条件分析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要求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十一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将会对农业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资源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更加突出,改革和创新农业管理体制的任务更加艰巨。另一方面,党和政府对“三农”认识更加清晰,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将更加稳定有力,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农产品市场更加开放。这必将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一、不利因素

  1.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脆弱,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

  我省受自然条件限制,干旱少雨,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态环境非常脆弱。随着煤、焦、铁等资源型产业快速发展,耕地、水、植被等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或污染,更加剧了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全省耕地质量下降和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得到彻底扭转,旱地、中低产田、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的耕地面积均占到70%以上。2000年到2005年全省共减少耕地823万亩,年均减少达165万亩,其中水田、水浇地面积减少17万亩。现有大多数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功效降低。受耕地资源条件的限制,农业生产低而不稳、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性改变。同时,农业生产经营者整体素质较低,农村基层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都对农业发展形成一定的制约。

  2.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市场竞争力不强

  我国加入“WTO”后,“十一五”期间处于“后过渡期”阶段。对于外向度较低的我省农业生产来说,进入国际市场难度将增大,在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一是农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体系不完善,功能不健全,装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较低,检测方法手段落后。二是农畜产品生产环节缺乏相应的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比率较低。三是农畜产品质量认证发展不平衡,有很多县(区)的产地认定、产品认证仍为空白。四是农业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较差。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健全,造成农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质量安全隐患较多,非法制售和使用假冒伪劣等违禁农药、兽药,以及农药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些动物源性和蔬菜等农畜产品常因质量安全问题而出口受阻。尤其是动物疫病防治体系不健全,畜禽疫情对畜牧业的威胁不容忽视。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一是农牧业生产仍以千家万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为主,规模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对市场信息变化反应滞后,时常出现农产品结构性、季节性卖难,抗风险能力低。二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仍然不大、不强,带动力小、辐射力弱,大多数企业未形成与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订单生产覆盖面很小。三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滞后,还没有充分构架起畅通农产品生产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特别是大宗的粮食等农产品更是缺乏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服务。四是由于生产规模小和种粮效益不高,农民的投入积极性普遍不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我省农业生产外向度不高,农产品走出去能力较差。

  4.农民收入水平较低,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继续扩大

  20世纪90年代初起,我省农民收入水平基本落后全国一年,2004年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47元。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使得城乡差距继续拉大,2000年全省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为2.48:1,到2005年达到3.08:1。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收入水平上,而且在医疗卫生、教育、交通、饮水等社会保障服务设施方面差距更大。城乡收入的差距带来了消费差距的扩大,农民平均消费只占城镇居民的1/4强,相当于城镇居民10年前的消费水平。目前,全省农村人口仍比较集中,二、三产业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空间有限,农村劳动力转移任务还十分艰巨,农民通过外出务工实现增收困难。由于贫困人口居住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人口素质较低,今后的扶贫工作变得更加困难。城乡差距和农村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农村的自我发展能力、农民对生产的投入能力变得更差。

  5.财政投入不足,农业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

  农业投入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速明显不相称。“十五”期间,全省财政收入增长1.7倍,而财政支农专项资金只增长了69%,省级统筹农林水基建投资每年保持在3.1亿元不变。我省“三大区域”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资金按规划省级每年需要投资1亿元,但五年来实际只到位2.1亿元,仅占应投资的 40%,市、县配套不足1亿元,只占20%。中南部无公害果菜区和东西两山杂粮干果区省级资金投入更是不足。由于投资不足,导致项目建设延期,影响了项目效益的发挥。同时,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农业资金管理机制,导致投入分散、重复建设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

  二、有利条件

  1.国家对“三农”工作高度重视,对农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不断加大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党和国家对新形势下的农业发展在认识和政策取向上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出台了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如减免农业税、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对种粮农民进行“三项补贴”,扶持粮食生产、扶持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增值、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等。“十一五”期间,在继续贯彻和完善上述政策措施的基础上,国家必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与保护力度。今后国家将不断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和财政支出结构,新增财力将重点投向“三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建立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和长效机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新的重大措施。我省也将会在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强农业竞争力;切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切实打破城乡分割机制,实现城乡互动、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

  2.“十五”期间农业建设成效显著,为“十一五”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十五”期间,我省农业发展着力推进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并取得初步成效。通过“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蔬菜水果产业区”和“东西两山优质杂粮干果产业区”建设,优质杂粮、草食畜、水果、蔬菜等主导产业实现了向优势产区集中,农业结构逐步趋向合理。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化“百龙工程”,进一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稳步推进。通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进入全面推进阶段;实施了小流域治理水保工程、农村饮水解困等水利工程、“引黄工程”实现了引水到太原,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农村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实施了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首都水资源保护及种子工程、沃土工程、农村沼气工程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项目,这些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十一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3.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我省农业发展带采新的机遇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支持中部地区发挥比较优势和区位优势,加快改革开放和发展步伐,加强现代农业和重要商品粮基地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这是一项机制大创新、资源大整合、产业大优化、社会大联动的系统创新工程。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就是要坚持突出特色、集成资源、整体优化、联动推进的原则,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激活科技源、拉长产业链、构筑城市群、推动大物流、搞活大市场,最终实现中部地区创新发展。地处中部地区的我省,经济发展的特点是长期以来以煤炭、重化工为支柱产业,与兄弟省市有优势互补、经济联动的特殊优势,农业发展也别具特色。进入结构调整的新阶段以来,我省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特色农业等方面已经迈出了新的步伐,打下了一定基础。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为我省农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4.全省经济发展形势总体看好,可为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我省千方百计延伸产业链,变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着力打造能源、金属材料工业两大优势产业。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近年来连续位于全国前列,2004年以来,全省经济发展创20年来最高水平,目前全省经济发展形势总体看好。财政收入的大幅度增长为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提供了资金保证,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同时,通过新型能源、金属材料工业产业链的延伸,为农业劳动力转移开辟了新的空间。随着社会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农村城镇化、工业化、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社会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必将促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推动农业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

  第三章 “十一五”发展思路及建设重点

  “十一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实现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重要机遇期,必须紧紧抓住这次机遇,明确发展目标,突出建设重点,努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快速的发展。

  一、指导思想及原则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循环经济和节约型农业发展的道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城镇化发展,继续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十一五”期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保障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及大宗农产品生产的原则。为满足全省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供给的需求,根据资源条件,稳定发展小麦、玉米、棉花、油料及猪、鸡等大宗农畜产品生产,继续推进小杂粮、草食畜、水果,蔬菜等优势农产品生产,保证全省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需总量的基本平衡。

  坚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原则。围绕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的目标,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低产田改造和植树种草,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坚持以推广标准化技术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原则。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目标,发展农产品生产的重点是进一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特别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发展优势农产品生产,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发展无公害、绿色及有机食品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和“走出去”战略,通过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坚持城乡统筹,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大力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发展区域特色产业,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实现农村和城镇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发展循环经济与节约型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原则。针对资源约束日益增强,社会发展对农产品需求不断增加的现状,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广应用“节约型”技术,合理集约地利用耕地、水、有机废弃物、气候及农业投入品、人力等资源,促进我省农业尽快走上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十一五”期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年递增5.5%,农业增加值年递增6%。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900元,年均增长6%以上;食用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生产,鲜活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农业引进外资总量每年递增10%,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亿美元;农村劳动力每年新增转移30万人;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40%。农村公路、电力、饮水等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进步。

  --种植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4300万亩左右,年均产量稳定在90亿公斤以上。其中:优质杂粮播种面积1800万亩,总产达到26亿公斤,商品率达到50%以上;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01万亩、390万亩以上,总产量分别达到50亿公斤、96亿公斤以上。保护地栽培的冬、春反季节蔬菜比例占到 35%以上。

  --畜牧业:到2010年,全省肉、蛋、奶总产量分别达到12.4亿公斤、7.5亿公斤、11.5亿公斤,比“十五”期末分别增长38%、32%和55%,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0%。

  --农畜产品加工业:到2010年,全省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50亿元,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0%以上;农畜产品基地完成销售收入550亿元;批发市场及中介服务组织实现经营收入50亿元;带动农户350万户,为全省农民户均提供纯收入1300元以上。

  三、区域布局

  根据山西自然生态条件特点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成就,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布局是:以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及晋城市河谷地带为主的晋南地区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优质棉花生产,以晋中、晋北盆地及晋东南盆地丘陵区为主的晋北晋东地区重点发展优质玉米生产,以东部太行山区和西部黄土丘陵山区为主的东西两山地区重点发展优质杂粮生产。畜牧业发展布局为:北部盆地以优质奶牛为重点,中南部盆地重点发展肉牛育肥、瘦肉型猪和蛋鸡、肉鸡生产,东西两山重点发展肉牛繁育、肉羊和绒山羊生产。经过“十五”时期的建设,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产业区、东西两山优质杂粮干果产业区已具雏形,“十一五”期间要继续推进三大经济区特色农业发展。

  四、建设重点

  依据区域布局,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方针,稳步推进和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和效益农业等“四大农业”。发展特色农业,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先领域、优势产品和关键环节;发展生态农业,要根据生产条件和地理环境来实现全省农业的定位;发展设施农业,特别要针对山西缺水、少雨的实际,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发展效益农业,重点是要搞好农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农业循环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据此,重点搞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加快农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充分发挥各地资源、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强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加强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构建全省农村和谐社会。

  1.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

  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我省耕地数量少、质量差、干旱缺水、农田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的现状,“十一五”期间重点实施2000万亩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包括高标准旱作农田建设1500万亩,节水灌溉高产农田建设400万亩,盐碱化耕地综合治理100万亩。

  高标准旱作农田建设主要采取平田整地、修理地埂、巩固堤坝、完善和新建排洪设施和集水旱井 (窖、池)等工程措施;建设土壤蓄水库,配套以秸秆与地膜覆盖、选用抗旱良种、秸秆还田、增施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粮肥轮作、应用生化制剂、保护性耕作、座水播种等农艺措施;节水灌溉高产农田建设主要采取建设完善防渗渠道、发展管灌和滴灌等田面节水灌溉设施,结合平田整地、小畦灌溉等工程措施实行节水灌溉,配套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合理耕作等培肥措施。其中建设水肥一体化高效农田20万亩,主要建设滴灌、涌泉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设施;盐碱地综合治理工程田,主要采取井灌洗盐、挖沟排盐、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测土配方施肥、增施化学改良制剂、抗盐耕作;防护林网等工程、农艺、生物措施进行综合改良。同时搞好测土配方施肥体系和土肥监测、研发、信息和服务等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项目建成后,2000万亩耕地生产条件大大改善,耕地地力、耕地质量、水肥利用率、抗灾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工程田亩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可以达到50公斤以上,全省增加粮食生产能力可达10亿公斤以上。示范区农田基础设施及土壤理化性状将得到显著改善,耕层厚度增加3-5厘米,耕地基础地力提高一个等级,水肥利用率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

  2.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建设工程

  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雁门关生态畜牧济区建设的意见》,“十一五”期间,重点是加快生态工程、畜牧业基地、畜禽良繁与动物防疫体系、畜产品安全、龙头企业培育等建设。生态工程建设要大幅度退耕还草、加快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步伐;畜牧业基地建设要突出抓好规模种植户、规模养殖场和示范养殖区;畜禽良繁体系要重点扩建一批牛、羊原种场和市、县良种繁育场,加强良种引进与地方优良品种的选育工作;动物防疫体系重点是健全疫病防治预警机制,建立从动物疫病预防、监测、报告到扑灭的完整体系。到2010年,全面实现“456”目标。即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占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以上,林草覆盖面积占到总土地面积的 50%以上,畜牧业产值占到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3.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本着“发挥优势、产业开发、突出重点、形成规模、以质取胜”的原则,“十一五”期间,要按区域布局继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全省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推广种养业生产、加工、储运、包装等标准化技术,逐步建成优质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和出口创汇基地。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包括:东西山优质杂粮、晋南优质强筋小麦、晋北晋东优质玉米、上党忻定玉米制种、晋南优质苹果、中南部无公害蔬菜、中南部盆地优质棉花、优质油料、优质食用菌、太行山中条山道地中药材、优质奶牛、优质肉牛、优质肉羊、优质绒山羊、优质生猪、优质禽蛋、汾河黄河沿岸优质红枣、吕梁山太行山中段优质核桃、外向型农畜产品、观光农业、农垦优质良种繁育等7大类 20个标准化生产(养殖)基地。基地建设要以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大力应用和推广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并实施一批地方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和规范,基本实现特色优势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围绕标准化技术的推广,大力发展规模化、园区化生产,完善技术服务体系、质量监测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基地的建设,促进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的规模化生产,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得到明显提高,特别要使蔬菜、水果、肉、奶、蛋等鲜活“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达到国家要求标准。

  种植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是,水果、蔬菜的设施化、标准化、工厂化生产,特色化、专业化、产业化发展。在中南部无公害果菜产业区,选择基础较好的20个县,建设优质高效生产基地50万亩,其中水果、蔬菜各25万亩。建设内容:一是大力扶持日光温室、大棚等高效栽培设施建设;二是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新材料等,并搞好示范推广;三是普及推广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物理和生物措施控制病虫害、水果套袋、铺反光膜、生物覆盖、CO2气肥等资源节约型、循环利用型现代生产技术;四是开展农田和果园生态环境的监测、评估、整治,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地与产品的申报、认证;五是推广泥炭营养模块等新型育苗技术,建立工厂化育苗中心,实现规模化、专业化育苗供苗;六是完善专业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净菜等优质无公害产品配送中心,提高产品产后处理能力,增加优质农产品附加值。到2007年,50万亩优质高效生产基地全部实现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到2010年,基地产品优质率和商品率均达到9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以上,基地的生态环境、生产设施、水果蔬菜的单位面积产量与质量效益以及管理水平等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畜牧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重点是,围绕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在上述肉牛、奶牛、肉羊、肉猪;蛋鸡基地建设12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内容:一是圈舍及水、电、路“三通”等基础设施,二是良种、饲草饲料配套体系,三是动物防疫体系,四是环保配套设施。到2010年,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全部实现无公害化生产。

  4.农产品加工“百龙工程”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省委、省人民政府搞好“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的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战略部署,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的档次和水平,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要与全省农业三大产业区的发展和县域经济建设相结合,依照分类指导、梯次推进、扶优助潜、做强做大的方针,继续实施“百龙工程”。从国家级和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中选择10个规模较大、竞争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第一梯次,集中力量重点扶持和指导,使其成为在全国有核心竞争力的名牌骨干企业,到2010年,每个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10亿元以上;选择30个规模适中、发展前景看好、带动能力较强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作为第二梯次进行培育和指导,使其成为我省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强势骨干企业,到2010年,每个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以上;选择60个龙头企业作为第三梯次进行培育和指导,到2010年,每个企业销售收入年均达到亿元以上。重点实施12类特色农产品的加工:

  --肉类加工业。肉羊加工以北部和东西两山为重点,肉牛加工以中南部为重点,生猪加工以瘦肉型猪基地县为重点,禽类加工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发展规模化大型肉制品加工企业,提高中西式肉制品总量。

  --乳品加工业。稳定发展奶粉生产,重点发展液态奶和乳饮料,引导乳品加工企业向品牌知名度高、规模大的企业聚合,促进骨干企业品牌化、规模化,中小企业特色化。以大型乳品加工骨干企业为主体,抓好北部、中部奶牛产业带和加工企业群建设。

  --干鲜果加工业。重点抓好东西两山红枣、核桃,中南部苹果、梨、葡萄等加工企业群建设。红枣、核桃要在扩大初加工及出口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系列保健食品、休闲食品、食品配料和枣汁、核桃露等深加工产品。鲜果要在提高果品品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果脯、果酱、果干、果汁、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增强果品产后处理和贮藏保鲜能力。

  --蔬菜加工业。充分发挥茄果类、根茎类蔬菜生产的区位优势,提高蔬菜的产后处理能力,加快发展蔬菜罐头、冻干菜、脱水菜、蔬菜汁等深加工产品,推行净菜上市,扩大出口规模。

  --杂粮加工业。围绕东西两山杂粮区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小米、荞麦、莜麦、杂豆四大系列杂粮加工。积极开发杂粮方便食品、保健食品,扩大出口规模,引深杂粮分解开发及功能成分提取。

  --玉米加工业。在发展饲料工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玉米淀粉、柠檬酸、食用酒精、食用醋酸等深加工项目,开发玉米方便食品、保健食品。

  --饲料加工业。依托玉米资源优势,在稳定全价配合饲料的基础上,发展预混料、浓缩料,挖掘粮食替代型饲料资源,开发反刍动物饲料和特色饲料;扩大饲草种植面积,加快发展草粉、草饼加工和农作物秸秆、加工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重点发展养殖、饲料加工为一体的规模化饲料加工企业,从整体上提高饲料企业的竞争力。

  --薯类加工业。立足于马铃薯、甘薯资源优势,以淀粉深加工为主体,在稳定发展粗淀粉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颗粒全粉、精淀粉及淀粉深加工产品,开发薯类营养保健食品、方便食品。

  --制种业。利用我省自然条件和种子企业经营优势,重点发展玉米、瓜菜制种,积极发展薯类制种。突出抓好青贮型、加工专用型、食用型玉米制种,加快脱毒马铃薯和瓜菜制种优势品种的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引进、培育专用型品种,推进制种业规模化、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

  --制醋加工业。发挥老陈醋原产地优势,以太原、晋中为重点,积极发展老陈醋,着力推进保健醋、醋饮料和果醋生产。整合小型制醋企业群;建立食醋生产基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竞争能力;引导企业整理、保护和发展传统制醋工艺,利用现代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油脂加工业。在稳定大豆油的基础上,加快棉籽油、葵花籽油、胡麻油的发展;推进玉米油的规模化生产;支持沙棘油、翅果油、燕麦油、核桃油等小品种保健油;积极发展蓖麻等工业油料加工,开发新型化工原料和添加剂,推进油脂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

  --中药材加工业。围绕晋北黄芪,晋东南党参、黄芩,晋南生地、柴胡等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扶持一批经营机制好、带动能力强的中药材加工企业。扩大饮片加工及出口规模,重点发展植物药提取液和中草药制剂的深加工。

  5.农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必须加强农业支持服务体系建设。“十一五”期间要着力抓好种养业良种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建设。

  (1)种养业良种体系。一是实施农作物良种工程。以优势农产品为重点,加强良种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强化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完善良种培育、选育、引育系统,加快良种繁育、推广速度和市场化进程,构建政府扶持与市场推进互动的种业良种繁育体系,把我省种业体系建设成为功能配套、运行灵活、实力较强、市场营销体系完善,具有集约化、区域化特点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新型种业体系。重点加快我省小麦、玉米、瓜菜、小杂粮、马铃薯、水果苗木等种子良繁基地、品种区域试验站、种子质检中心以及种子市场、企业科研育种设施建设。二是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省级奶牛、肉牛、肉羊、绒山羊等原种场建设,引进一批优良新品种,建设相应扩繁基地,提高种畜禽供种能力。逐步充实、完善40个县级改良站点,每县完善乡镇级10个人工授精站点,有计划地对改良站点的种用畜禽、改良器械进行更新,提高全省畜禽改良服务能力。加大地方畜禽良种资源保护力度,建设一批地方良种资源保护场,采取活体、精液、胚胎等形式对地方品种资源进行保护。建设山西省种畜禽生产性能监测中心,加强对全省种用畜禽的监测力度,提高种用畜禽的质量。

  (2)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体系。一是农业科技创新工程。整合、重组或新建一批省级农业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使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二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工程。有关农业科研、教学单位、农技推广部门以及相关产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通过试验、示范基地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是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依托农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广播电视学校等,以县乡为重点建设农民科技培训基地,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科技、善经营的新型农民科技带头人。“绿色证书工程”培训240万人,达到每三户农民有1人参加绿色证书培训。“新型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培训60万人,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中坚力量。“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工程”培训5000人,培植规模化和专业化生产经营的农场主和农民企业家。“农业远程教育培训工程”要加大传播覆盖面,快捷有效地向广大农民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服务。继续加大“农业科技电波入户计划”实施力度,实施农业科技影视节目进村入户工程,到2010年,全省90%以上的县实现电波入户。

  (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以深化“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为主线,通过加快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能力、农业投入品监管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能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能力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监管能力建设,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立足与国际水平对接,完善和建立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农产品认证体系。加快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检测方法标准。建设完善省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各1个、市级中心各11个、县级检测站25个,实现对农畜产品从“生产环境、投入品到批发市场”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省成立农产品认证中心,承担农产品认证工作,开展认证产品的管理和质量监控,并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知识和检查员培训工作。市县要成立相应的机构,配备必要的设备,具体受理农产品认证申请,承担农产品认证初审、现场检查、认证农产品质量监管等。

  (4)农业信息和农产品市场体系。一是实施金农工程。重点是建立健全农业和农村经济监测预警、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三大应用系统,形成科学、完备、高效、权威的农业信息体系。二是实施农业遥感监测工程。重点建设完善省级农业遥感中心,11个市级农业遥感监测中心和42个县级农业遥感监测站,建立功能齐全、体系完备、监测及时、反馈灵敏、覆盖全省主要农业区的农业遥感监测信息体系,为农业生产管理部门和领导提供全面、及时、科学、准确的资源信息,形成农业遥感监测政府决策支持系统。三是实施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工程。重点突出产地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和质量检测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全省完成改造 100家市场,建立大中小配套、布局合理、功能齐全、交易方式先进、与国内外市场紧密联结、统一开放、极具活力的市场体系。

  (5)动植物保护体系。一是实施植物保护工程。建立健全我省农业重大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体系,建设省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控制中心以及21个市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站,尽快实现有害生物预警控制数字化、可视化,提高重大病虫的应急控制能力。在苹果优势产业带进行苹果有害生物非疫区建设。扩建省级农药械质量鉴定所。完善农药安全评价体系,设立农药安全使用示范区,建设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示范区。在大同市新建农用航空站1个,提高对农业重大生物灾害的应急防治能力。二是实施动物保护工程。重点搞好省、市、县、乡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疫病诊断、疫病监测、疫苗保存、贮运冷藏、防疫监督、动物检疫、动物免疫等系统。建设省、市、县三级127个动物检疫监督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27个县级,扩建1个省级、35个县级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省级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库、中型无害化处理场和动物隔离场。建设省、市、县三级动物检疫监督网络信息化传输系统,在全省516个屠宰点建设检疫检验实验室,搞好650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建设。

  (6)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一是实施草地生态保护工程。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搞好农作物秸秆饲料的科学加工利用,扩大饲料饲草的种植面积,完成耕地种草280万亩,饲草产量达到840万吨。对现有荒山、荒坡、三化草地及宜草地带,全面开展人工种草、飞播种草、改良草地工作,恢复原有草地资源,草地改良面积力争达到450万亩。健全草原防火体系,抓好草地治虫灭鼠工作,全力开展草地保护工作,争取完成1285万亩条件较好的天然草地保护。二是实施农业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工程。开展基本农田保护区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按一般农区、城市郊区、污水灌溉区、工矿区和其它区域等五类区域,摸清环境质量现状和发展趋势,监测和评价基本农田1020万亩;开展农业面源污染现状调查,重点调查汾河、漳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流域六大盆地农产品生产基地内农药、化肥、地膜等农用物资的使用情况,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排放情况以及发展趋势;开展农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建立已确认的野生大豆、荞麦、冬虫夏草原生境保护区8个;加强省市农业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形成监测网络,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

  (7)农业社会化服务与管理体系。一是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网络工程。适应县、乡两级农技推广体系和兽医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完善建设乡 (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重点在全省建设500个基层区域农技站和650个乡镇畜牧兽医中心站。基层区域农技站跨行政区域按产业带设立,隶属县级农业主管部门,承担区域内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建设,落实以县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以乡镇政府为辅的双重管理体制。建设和完善基层“三站”的办公场所、培训及设备配置。二是农业执法服务基础设施工程。重点是改善和提高市、县农业部门的信息、交通、取证等综合执法手段。

  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

  “十一五”期间,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在全省组织实施以发展农村经济、建设新型村镇、培育新型农民、塑造良好风貌、强化基层组织;确保农村稳定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工程,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建设农村全面小康,力争到2010年全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到40%。

  (1)新农村建设规划。以村为建设单位,先搞中心村和大村,每年完成全省20%行政村的新农村规划设计编制工作,包括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布局规划、精神文明与民主法制建设规划、村容村貌整治规划、农村公用基础设施规划、农村公益服务设施规划等。

  (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到2010年,全省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要实现通水泥(油)路,县乡公路要实现高、次级化。大力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和安全饮水工程,加大集中连片供水工程建设和对现有供水工程的改造,到“十一五”期末,基本解决全省约1000万人口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使全省农村人口基本达到饮水安全标准,村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乡镇供水覆盖率达到80%以上。继续实施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工程,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和用电覆盖率。加快农村广播电视和电话“村村通”工程实施进度,逐步实现“户户通”。加快乡村绿化和小流域治理,加大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3)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责任明确、财政分级投入、经费稳定增长、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搞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积极推广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加大实施“两免一补”政策的力度,对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从2006年起,太行山、晋西北农村地区免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7年在全省推行。

  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坚持以集体举办为主,建设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健康需求的村级卫生机构,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到2006年底,全省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有一个卫生所(室);到2010年,农村甲级卫生所要达到50%以上。要分期分批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范围,2006年按要求扩大到40%的县(市、区),2007年扩大到60%,2008年扩大到80%,2010年基本建立起覆盖全省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贫工程,稳定农村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要以县为重点,以乡 (镇)、村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布局合理的县、乡(镇)、村、户四级文化网络体系。搞好文化先进县创建活动,实现“县县有图书馆和文化馆”的目标;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力争乡(镇)文化站达标率、村文化室普及率达到50%,鼓励乡村两级文化工作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农村公共体育设施和全民健身场所建设,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逐步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农村特困居民社会救助实施方案<试行>》,进一步建立健全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实现2010年全省农村特困人口“应保尽保”的目标,并将救助标准由2006年的 200元/人/年提高到500-600元/人/年以上。全面建立和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做好与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衔接,到2010年将全省农村符合条件的保障对象全部纳入救助范围。不断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增加供养资金,提高供养标准,探索供养模式,到2010年,全省农村的五保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平,集中供养率达到25%。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加大政府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做好重点地区(工业大县、经济强县、城乡结合部)、重点人群(小城镇农转非人员、乡镇企业职工、被征地农民、计划生育优待户、村干部和有稳定收入人群等)的保费收缴工作,力争“十一五”期末,全省适龄农民参保率达到20%以上。

  (4)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十一五”期间,要按照集中财力,突出重点,先易后难,整体推进的原则,集中开展以“四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程。突出以街巷硬化、四旁绿化、环境净化、路灯亮化为主要内容,彻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环境面貌,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农村的人居环境。 “十一五”期间,组织开展1.5万个左右的大村及中心村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每年安排3000个村,其中规划编制每个村省补助2万元,年需0.6亿元;街巷硬化每个村按2公里计,每公里省补助5万元,每年需3亿元;四旁绿化每个村省补助苗木费1万元,年需3000万元;环境净化(垃圾处理、排水系统建设等)每个村省补助1万元,年需3000万元;路灯亮化每个村省补助1万元,年需3000万元。以上五项,每年需省级投入4.5亿元。

  (5)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 “十一五”期间,要在全省选择不同类型的10个县组织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从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的“脏、乱、差”和加强社会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实施农村村庄规划、新居、道路、卫生、村庄环境整治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探索在县域范围内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方法,补助机制,扶持政策,积累经验,树立样板,带动全省新农村建设,每个县省级每年补助1000万元,年需1亿元。

  (6)新型农民和农村干部培训。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加强农民实用农业技术和定向职业技能培训,继续支持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提高补助标准,增强农民转产转岗就业的能力,大力普及开展农民文化技术、科普和法制教育,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切实增加全省农村干部培训资金,加大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力度,培育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 “十一五”期间,为全省每个行政村培训2名新农村建设骨干,共培训6万名。同时,培训6000名省、市、县、乡四级农业干部作为组织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采用分年度、逐级培训方式进行,村级干部培训每人补助100元,四级农业干部培训每人补助500元,每年需培训经费900万元。建议省级每年安排农村干部培训经费500万元。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使之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推动者。

  (7)农村沼气建设。为改善农村环境,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建设生态农业,走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建设道路,稳步推进全省农村沼气建设工程。建设内容:一是农村户用沼气模式105.77万户,推广“一池三改”、“四位一体”、“猪-沼-果”、“五个一”等能源生态模式。二是结合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建设大、小厌氧发酵塔沼气工程。其中小型沼气工程489处,大型沼气工程98处。三是建立完善省、市、县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技术服务体系。到2010年,全省累计新增农村沼气用户115万户,用户总量累计达到130万户,占到全省总农户的20%以上。逐步实现农村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发展、物业化管理,

  7.扶贫开发“四大工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贫困地区。“十一五”期间,要以吕梁、忻州为重点,加大政府对扶贫开发的支持力度,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和争取国际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继续实施扶贫开发“四大工程”。一是整村推进。每年选择500个左右重点贫困村作为整村推进村集中进行扶持。二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转移。将扶贫资金用于培训的比例由目前的 3.5%提高到10%以上,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培训贫困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10万人次,让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农户都有一个劳动力接受一、二项专业技能培训。三是产业扶贫。围绕主导产业,选择确定、培育扶持50个农副产品加工扶贫龙头企业,使其做优、做强、做大。鼓励龙头企业和贫困户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带动贫困农民增加收入。四是扶贫移民。每年安排3-5万余人的扶贫移民任务,帮助山庄窝铺贫困村实施扶贫移民。同时要扶持移民户因地制宜发展后续产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确保移得出、稳得住。

  第四章 政策措施

  一、稳定政策,深化改革,保护和调动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

  1.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

  坚持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切实保障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生产自主权和经营收益权。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鼓励土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发展规模经营。积极探索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途径和办法,实行最严格的土地征用和补偿制度,并落实到地块和农户。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建立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鼓励以资金入股、技术入股、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等形式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进行收益分配,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引导和鼓励先富帮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大力扶持农村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采取灵活有效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农村个体、民营企业快速发展。

  2、积极推进农村民主建设

  在农村普遍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农村财务公开制度,建立规范的民主运行机制,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加强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规范化管理,创新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途径,积极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和电算化,规范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提高农村经营管理效益。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素质,强化学历教育和业务培训。争取到2010年,使农村财会人员达到中等学历水平,轮训村组干部和民主理财人员,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和电算化的乡村达90%以上,农经管理信息化的乡村达80%。

  3、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

  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在生产服务、资金信息、储运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合作经济组织。组织农民进入市场,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农民的自我保护机制。争取到2010年,全省规范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月前的2000个发展到1.5万个,参加农户由现在的32万户增加到320万户,要依法保护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4、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严格执行减轻农民负担的“四项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抓紧研究解决税费改革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县乡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精干高效的基层行政管理体制和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尽快建立制止发生新的乡村债务的有效机制,探索逐步化解旧债的具体办法。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引导农民开展自己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公益事业。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完善各级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等方面的机构,进一步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按照明确职责、理顺体制、优化布局、精简人员、充实一线、创新机制的思路,积极推进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构建起以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为主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广泛参与、分工协作、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二、切实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发展环境

  1.增加财政支农投入

  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加强农业投入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大幅度增加对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一是要确保省财政每年对农业总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确保省级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省筹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17%以上,且稳定增长。二是将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用于农田建设的比例由30%提高到50%,同时将其中用于农业土地开发、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比例由40%提高到60%。征收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市、县两级都要用于耕地复垦开发和地力建设。三是研究出台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源补偿政策,即从资源补偿基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建立农业补偿基金,重点用于农业生态保护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农业补偿基金的分配上,50%用于资源开发地乡村,30%用于资源开发地县级统筹,20%用于全省“三农”统筹。四是完善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进一步扩大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并使之制度化、规范化。探索建立农业投入品补贴机制,研究出台农业生产用燃油、化肥补贴,畜禽品种改良、农民购买畜禽良种补贴等政策,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探索重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补贴机制。五是将晋西北和太行老区85个县(市、区)列入西部开发区域,享受国家给予西部地区的各项投资倾斜政策。

  2、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一是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支农服务能力,为农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培育多种所有制金融组织,加快农村金融产品创新,从多方面满足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二是增加政府对农业贷款贴息和担保的投入,支持农业企业和农户融资,引导县及县以下的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三是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鼓励商业性保险机构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

  3、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要围绕农业结构调整,依托我省资源优势,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理念,促进我省农产品规模扩张和档次提升,提高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强项目库建设,提高项目质量。各级政府要安排资金,积极策划、组织、举办、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农业贸易和招商引资洽谈会、展销会,为农产品加工企业提供贸易洽谈、招商引资的平台,提高我省农业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水平。要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制度,对农业利用外资、出口创汇成绩显著的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搞好农民技术培训

  1.着力抓好农业科技创新

  要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形成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要抓住国家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机会,依托现有省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和高等学校,建设区域性的农业科研中心和农业科研试验站,改善农业科研机构设施条件和装备水平,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开展重大应用技术攻关和试验研究,搞好重大科技成果的熟化、组装、集成、配套与示范。

  2、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

  加强农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三定”方案,解决好农技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积极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推广。

  3、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

  扶持科技示范户,加强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建设。对科技示范户进行物化补贴,扶持其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对示范户进行规范化的培训,使每个示范户熟练掌握2-3项先进实用技术;加快农村科技书屋建设,把科技书屋建到农户;扶持科技示范户普及广播、电视和电脑,成为科技和市场信息的核心户。

  4、全面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

  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建立一个适应需求、服务农民、手段先进、灵活高效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开展针对性强、务实有效、通俗易懂的农业科技培训,培养一大批懂经营、善管理、技术精,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各级财政要大幅度增加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采取补助、培训券、报账制等方式,努力提高培训的实用性和资金的使用效率。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

  四、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搞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确保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

  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城市和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整体来考虑,消除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输出地要对农村地区社会劳动力就业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把每年有多少农村劳动力流入本地、多少流向外地、农民工子女就学状况等基本情况搞清楚。输入地要将本区域内就业的农民工的管理纳入到城市综合管理中,所需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不能向企业或个人乱收费。

  2、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增加财政投入,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继续实施农民工培训工程,到2010年,拟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500万个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全省每年完成引导培训60万人,新转移 30万人。对用工量大、技能要求高的工种,要适当延长培训时间,提高培训质量。要探索培训补贴机制,实行培训券管理,对培训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确保农民得到实惠。

  3、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所有用人单位必须与进城务工农民签订劳动就业合同。劳动合同要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以及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等内容。组织进城务工农民参加工会,改善农民工的劳动环境,使其与城镇职工享有同等待遇。加强进城务工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建立外出务工农民的工伤、医疗保险,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险账户,不能用农民工保险资金弥补城镇保险金的不足。

  五、转变政府职能,落实优惠政策,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1.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积极改进并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方式,各级政府要把工作重心切实转移到为农业和农民提供指导和服务上来,认真做好规划制订、政策宣传、信息引导、典型示范、科技推广、产销衔接等服务,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农业行政审批事项,不断提高按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提高应用经济和法律手段综合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能力,努力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服务。要按照财权和事权相一致的原则,科学界定各部门的职权,使其依法有序行政,共策同谋,协同作战。

  2、制定并落实优惠政策

  要制定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征用土地、产品购销、交通运输、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省外、境外大企业大集团资本,加快我省农业优势产业的开发。要帮助龙头企业解决起步难、资金缺、税收重等问题,对非公有制与公有制龙头企业、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合理集聚、实施技术改造、扩大产品出口等。要制定落实资金和税收的优惠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对建设临时性畜牧场、畜禽饲养场、杂粮加工厂,视同农业用地管理。涉及占用耕地的,到国土资源部门备案,并签订复耕保证书,届时按要求恢复为耕地。建设永久性畜禽饲养场、饲料加工企业、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副产品集贸市场的用地,应做好规划,优先安排。放宽对农业生产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出口经营资格限制,改变由国有外贸企业统一对外成交价的做法,放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私营企业等经营出口业务,扩大产品出口规模。认真解决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凡运输我省鲜活农产品的车辆,凭我省动植物检疫机构签发的有效检疫证明,免收所有等级公路通行费。

  六、加强法制建设,实行农业综合执法,大力推进依法治农

  1.健全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要结合农村改革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要求,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和保护农民利益确定农业立法项目,并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世贸组织规则,在授权范围内制定和出台必要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农业法规体系,实现有法可依。

  2、加强农业执法

  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农业法》、《农技推广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依法加强对耕地、草地、水源等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经营成果的保护。强化农业行政综合执法,严格监督管理。大力开展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等生产资料市场供优打假行动,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3、搞好农业普法教育

  各级农业和农村工作部门干部要学法守法,坚持按照法律程序和规定办事。要采取以案说法、法律宣传材料下乡等形式,教育农民提高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云翼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