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房产网 >> 房产问答 >> 土地纠纷 >> 土地承包动态 >> 正文

国土部曝光1457宗闲置土地黑名单 80%将面临收回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    2015-11-05 18:53:22

  中国证券报消息,权威人士2日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国土资源部已将一份涉及全国1457宗闲置土地的统计表交予银监会,银监会将根据这份“黑名单”做一次全面的风险排查。其中80%的闲置土地可能被收回。

  这份《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闲置情况表》中,详细列出了省市、项目名称、闲置土地的受让人、合同编号、合同签订时间和约定的开竣工时间等内容。其中北京、广州、海南、江苏等地成为闲置土地“重灾区”,四地闲置土地数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70%以上闲置土地性质为住宅用地。

  北京闲置土地共160宗,总面积703万平方米,其中125宗地块是由于政府原因造成的土地闲置,35宗是企业原因造成的。因企业原因造成的闲置土地共计148万平方米,涉及合同金额8.5亿元,这些闲置土地的持有者包括泛海建设、华润置地和新世界等知名房地产企业。

  广州闲置土地54宗,面积近192万平方米,总出让金额约5.87亿元,住宅用地占六成。

  海南有77宗闲置土地,总占地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海口和三亚,商用与住宅用地大约各占一半,约定动工时间最早为1993年,最晚为2007年。

  江苏闲置土地48宗,浙江仅嘉兴市1宗,上海则“零”闲置。一位接近该项清查工作的人士透露,目前上海只是暂时过关。据介绍,上海督察局今年在沪第三轮例行督察中,已经发现需要整改的主要问题10项,应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6项。今年年初,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宣布,拟会同相关区政府收回并督促开工8块闲置土地,总面积共66万平方米。

  知情人士透露,这份统计表是前段时间国土资源部第一次全国大规模调研后总结出的“黑名单”,此次调研共派出31个调研组,赴31个省区市。

  中国上半年完成供地计划仅三成

  中国上半年住房供地量大增逾倍,虽显示调控中的楼市在供应端已有改善,但上半年仅完成全年供地计划的三成,仍让楼市调控政策能否执行到位打上问号。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地价下跌,地方政府在财政压力下推建保障性住房积极性有限,下半年後续供地计划能否落实达标仍待观察。

  中国国土资源部周六公布,今年上半年全国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达5.6万公顷,同比增加约135%,但仅占国土部4月提出的全年计划供应总量18万公顷的31%。

  “上半年完成情况看起来还行,通常下半年供地会比较多,但是能不能完成全年计划就要看房地产市场了……取决于政府能不能拿出土地,还要有人愿意买,合适价格成交才能最终形成供应。”长城证券房地产分析师刘昆表示。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周六即表示,目前房地产调控政策落实仍比较缓慢,一些城市执行力度不够,市场房屋供应量在减少,这些都是下半年需要解决的问题,下半年的调控任务还很艰巨。

  据国土部数据显示,目前仅有天津、北京和江苏等及时组织土地供应,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完成过半,目前计划落实比例分别达到90%、60%、50%以上。

  中国4月中旬采取的史上最严的房地产调控除了引导需求外,亦重在增加供给,大量增加土地供应,改变过去“面粉”贵过“面包”的局面。

  按中国政府计划,今年共拟供应住房用地总量大约为18万公顷,其中中小套型商品房将占四成多,超过去年全国实际住房用地总量。保障性住房用地达逾2.4万公顷占住宅计划用地总量约13%。

  地价降增财政压力

  分析师及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地价的下降将增加未来土地供应放量的压力;同时对于已感到财政压力地方政府来说,往往不愿放弃高额的土地收益,缺乏足够动力推建保障性住房。

  国土部表示,今年上半年住房用地实际供应量增幅明显,但目前随着房地产市场观望氛围传导到土地市场,市场竞争拿地强度回落,底价成交和流拍时有出现,地价稳中有降。

  4月中旬开始的房地产调控,已开始影响到地方财政收入。该部稍早发布的二季度全国主要城市地价监测报告指出,新政使得地方政府的房地产相关收入缩水,财政压力加大,可能影响到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土地供应应计划的顺利完成。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省长稍早称,上半年该省房地产业税收收入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3.7%,“目前房地产成交量明显下降,相关税收也将减少,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对地方财政收支平衡的影响正在显现。”

  国土部数据显示,二季度房地产、商服、普通商品住房用地出让平均价款环比分别下跌5%、17.4%和10.6%。

云翼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