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房产网 >> 房屋风水 >> 阳宅风水 >> 装修风水 >> 正文

装修风水到底是不是“伪”科学呢?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    2015-11-23 03:09:09

  历史上最先给风水下定义的是晋代的郭璞。在郭璞之前,风水还有其它名称:形法。《汉书.艺文志》有形法类,其中载录有《宫宅地形》二十卷。日本学者泷川资言在此条下注云:"说风水方位之形法包括相地相形,也包括相人相畜,这是它与后世风水的不同之处。"堪舆。堪为天,舆为地。堪又与勘、坎有相通之义。汉代就有了以堪舆为职业的人。《史记-日者列传》有褚先生记:"孝武帝时,聚会占家问之,某日可取妇乎?五行家曰可,堪舆家曰不可。"可见,堪舆家有择时的职责。

  古书有众多论述对“风水”的解释,如:《葬经》中:“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故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又云“深浅得乘,风水自成”。《青乌先生葬经》:“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风水辨》:所谓风者,取山势之藏纳,土色之坚厚不冲冒四面之风,与无所谓地风者,也所谓水者取其地势之高燥,无使水近夫亲肤而已若水势曲屈而环向之,又其第二义也。”《地理人子须知》:“地理家以风水二字喝其名者,即郭(璞)氏所谓葬者乘生气也。而生气何以察之?曰,气之来,有水以导之;气之止,有水以界之;气之聚,无风以散之。故曰要得水、要藏风。又曰气乃水之母,有气斯有水……

  “风水”只是名称,而非风和水。风水又称堪舆,或称卜宅、相宅、图宅、青乌、青囊、形法、地理、阴阳、山水之术。

  所以单从“风水”二字去前行对风水的解释,或者从古籍中搜集一语录去解释是远远不够的。

  要了解风水,则要进入其学术体系。深析它的渊源沿革。

  最早的“卜宅之文”在商周之际或更早即已出现,见载中国最早文献如《尚书》、《诗经》等若干篇章。分析其宗旨,则可理解为审慎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而臻于天时、地利、人和诸吉咸备,达于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如何周密地考察自然环境(即择地)?顺应自然并不等于听天由命,那如何顺应自然,何为自然之理(分析天地之理)?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风水中讲立向立局?如何得天时、地利、人和,使其达到天人合一?等等问题正是研究风水的重要课题。

  对于风水一词,《辞海》的定义是:"风水,也叫堪舆。旧中国的一种迷信。认为住宅基地或坟地周围的风向水流等形势能招致住着或葬者一家的祸福。也指相宅、相墓之法。

  近年来学者们对《辞海》的定义持不同见解,主要倾向是不同意将风水与迷信划等号。尹弘基在《自然科学史研究》1989年第一期撰文说:"风水是为找寻建筑物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它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布局的艺术,不能按照西方概念将它简单称为迷信或科学。"潘谷西教授在《风水探源》一书的序言中指出:"风水的核心内容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的一种学问,其范围包含住宅、宫室、寺观、陵墓、村落、城市诸方面。其中涉及陵墓的称阴宅,涉及住宅方面的称为阳宅"。最近台湾学者又提及“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看来,风水大有被抬高扶正的趋势。

  在论及风水时,我们既要充分理解和吸收学术界的最新成果,又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我认为:风水学是一种传统文化现象,一种广泛流传的民俗,一种择吉避凶的术数,一种有关环境与人的学问,一种有关阴宅与阳宅的理论与实践系统的理论,是人们长期实践经验的积淀。从现代科学理论来看,风水学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环境景观学、生态建筑学、宇宙星体学、地球磁场方位学、气象学和人体信息学合一的综合性科学。

  人们从事建筑,都希望选择最佳地形,让建筑物处于最佳环境之中。建筑物要与大自然和谐。

  先哲主张阳宅先在近山傍水、土肥草美之处。《管子·乘马》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管子·度地》又说:“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形之肥饶者。”


  先哲主张综合考察阳宅基址。《左传》记载,鲁襄公二十五年,楚苏掩提出“书土田,度山林,鸠薮泽,辨京陵,表淳卤,数疆潦,规偃潴,町原防,牧隰皋,井衍沃。”

  唐代诗人杜牧有诗云“九华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桥。”这是对成住环境的最好描述。云雾缭绕的九华山路,古寺古庙时隐时现。绿水环抱的青弋江村,春风杨柳轻拂桥面。桥,就是水口的出处。村,在绿树和曲水环抱之中。远处有大山为屏,近处有路有桥。山、路、云、寺、村、柳、桥、江组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生机勃勃的阳宅选址。

  风水有其迷信的一面,有其科学的一面。有时被几句“此地风水不好,财路不通,无论何种业务,都难成功....”使一些老总花费了的大量资金,付出的大量心血付诸东流!这恰恰是风水迷信的一面!

  风水的科学性恰恰在于: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顺应自然

  了解自然:就是从实际出发,减少盲动性。比如我们住在一条河旁,你要了解河的流向.深浅水位的涨落。

  利用自然:就是用河水去灌溉,航运等

  改造自然:如果每年发水,就要疏通河流,架桥修堤

  顺应自然:就是不要破坏环境,否则将受到大自然应有的惩罚!

  尽管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理想居住模式,但还没有一个民族像汉民族那样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理想居住模式和墓葬的吉凶意识和操作理论,也就是风水说。在英语中,找不到对应“风水”的词汇。可以说风水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

  风水是建筑师在设计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最典型的事例就是美籍华裔设计师贝聿铭在设计香港中银大厦时所遇到的“风水风波”。


  高达351米总共有70层的香港中银大厦是香港的标志性建筑。在看过设计图纸后,中国银行给贝聿铭发去了电报,对大厦的立面展现的众多加了框的巨型“X”形钢架深表忧虑。因为在中国,“X”意味着遭殃,只有罪犯的名字上面才打“X”形的大叉。

  最后贝聿铭十分精明地把“X”横向钢架隐藏起来,并把暴露在外的部分改变成类似佛教中的吉祥符号——万字符的形象,这才皆大欢喜。

  虽然贝聿铭充满诗意地将中银大厦形容为雨后春笋,但大厦建成后,人们还是议论纷纷,因为风水师说,大厦像一把寒光四射的尖刀,有许多尖角和刀刃一样的楞线。正对着这些尖角和楞线的建筑纷纷感到了不安。

  这个故事听起来似乎充满了迷信和荒诞的色彩,但是这仅仅是站在科学的角度看,如果从文化和美学的角度看,就会发现风水并不是荒诞不经的。从上面的故事,我至少看出了风水的美学价值和对心灵的抚慰价值。

  譬如,从科学的角度看,中银大厦的“X”形钢架是合理的,从一般的建筑艺术角度说,“X”形的钢架也可能是美的。但是这些忽略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和在中国“X”形的符号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而风水师却会注意到这些。如果说“美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那么忽略了中国人文化心理的东西,在中国人的眼中不会是美的。可以说风水是从文化的角度对科学的一种平衡和校正。

  许多西方人惊叹中国大地上村落分布所呈现出的美,其实这种美的形成跟中国人讲究风水密切相关。尽管风水主观不是为了美,但是客观上风水成了中国人建筑规划的美的标准。

  风水另一个重要的价值是对心灵的抚慰作用。譬如,科学不可能说,中银大厦像尖刀,正对着不好。但从心理感受上看,每天正对着一个巨大的明晃晃的尖角或者一条刀刃般的楞线,是会让人感到不安的。而风水能解决这样的问题。

  我看了一些关于风水的书,有一些是痛斥风水为江湖骗术的。但大部分还是为风水辩护的,然而辩护的理由,却是因为在风水中找到了科学。

  其实风水为了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完全不必向科学靠拢。这里所说的科学是指16世纪以来诞生在西方的自然科学,是以数学和实验为特征的探索、认识、改造自然的逻辑和知识体系。因为这种狭义的科学产生在欧洲,全世界其他文明和民族都没有产生这种科学,所以李约瑟才提出了“科学为什么没有在中国产生”这个很有影响的所谓李约瑟问题。虽然其他文明和民族没有产生科学这种东西,但他们也都有一套与自然打交道、应对自然的知识和技术体系。比如中国就有《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等,像中医、风水也是这一体系的重要部分。其他民族莫不如此。

  今天产生于西方的科学一统天下,其他文明应对自然的知识和技术体系统统被判为迷信和愚昧。风水也不例外。我们承认西方的科学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创造了前人不能创造出的奇迹。但是力量强大不等于真、善、美;能创造奇迹,不等于应该创造奇迹,像核弹、克隆人这种毁灭地球和人类的奇迹就不应创造出来。科学的问题很大程度出在力量巨大和创造奇迹上,其实对待自然不应如此,中国人古老的智慧是:中庸为上,过犹不及。

  如今来自西方的科学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和危险性,如核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资源耗尽、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克隆人等问题的出现,都在警示人们:科学与技术的无限制发展是不可持续的、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的,科学不是衡量是非的标准。科学把人类带向何方,还是一个问号。

  与其把科学当作真理,不如将其当作一种文化,一种来自西方的有其自身民族性的文化。

  对李约瑟问题的回答,完全可以反问:“中国为什么要产生科学?”就像反问梨树为什么要结苹果一样。

  如果假设科学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然阶段,对李约瑟问题则可以借用“抢先驯化”这样一个概念来回答。所谓“抢先驯化”是说:假设有几个民族都在驯化自己身边的动植物,一旦某一个民族率先驯化出了几种动植物,满足了人类的需要,其他民族就会直接采用这些已经驯化的动植物,放弃自己的驯化努力。西方的科学有些像抢先驯化成功的动植物,由于其“抢先出现”,使得其他民族的知识和技术系统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否则其他民族也完全可以创造出类似科学或者比科学更好的东西。

  我们说起科学来,总是将科学的使命说成是探索自然的奥秘、认识自然的规律,但是有另一种说法,似乎说出了科学的另一面,那就是马克思.韦伯的说法,他将科学几个世纪的发展,说成是将自然去魅的过程,也就是将原来自然在人类面前所呈现出来的巫魅一点点地剥去。比如在前科学时代,自然在人们心里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森林里有各种各样的精灵,天空中的星辰对应着一个个的神灵,月亮更是附会着一个个神话和传说。

  这样的一个世界固然是非科学的,但它是一个充满了爱、恨、恐惧、畏、敬等激情的世界,也是一个充满了各种意义的世界,世上的万事万物对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有着色彩纷呈的意义,仅仅一个月亮,就激发了世界上各个民族多少想象和灵感,围绕月亮产生了多少优美的诗篇、音乐……《春江花月夜》、《月下思》、《关上月》等等,我们很难想象今天世界上还有人能写出可与古人媲美的关于月亮的诗篇。因为今天的月亮再也不是“月亮”了,而是一颗围绕地球旋转的卫星,是一架机械的一个部件。诗人消失了,因为世界已经没有了诗意。当科学技术一步步地将自然的巫魅剥去,活的神秘的自然将变成死的机械的自然,还原论、机械论的科学将世界还原为一架机器。自然的神秘消失了,我们似乎洞悉了自然的奥秘,但自然的意义却一个个地丧失了,最后仅剩下一个所谓的事实。科学是一种“事实崇拜”,但事实并不能给人生更多的意义。其实神秘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神秘完全丧失,剩下的就是无聊和虚无。宇航员看到的地球、月球,孤独地运行在太空,不能给人以美好的想象和乐观的激情,进化论揭示的进化既没有方向,也没有必然,人的出现纯属偶然,用古尔德的话说: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巫魅的自然,人是不自由的,因此科学来去魅,彻底去魅的自然,是虚无的,这两者都是人不愿接受的。似乎应该找到一条中间道路,自然要适度的巫魅,科学要适度的科学。

  当前的问题是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自然的巫魅荡然无存。给自然复魅,还自然之魅,往大里说是为了地球和生态,往小里说是为了让人生有意义。

云翼房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