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云翼房产网 >> 房屋法规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 >> 征地拆迁政策 >> 正文

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决定的通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admin    更新时间:    2015-11-06 16:34:30

发布部门: 云南省人民政府
发布文号: 云政发[2005]97号

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以下简称《决定》)精神,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现提出以下要求,请结合实际,一并认真贯彻执行。
  一、学习领会《决定》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一)充分认识《决定》的重大意义。《决定》从我国国情出发,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提出了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一系列措施,是指导今后土地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管理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各地、各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决定》的重大意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决定》的各项要求上来。
  (二)切实转变观念。各级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我省山多田少、人多地少的基本省情,进一步增强严格土地管理和保护耕地的紧迫感,正确处理好保障经济发展与保护土地资源的关系,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增量,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走符合我省省情的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
  (三)深入开展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教育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干部依法管地用地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在法律法规范围内保障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用地的能力。

  二、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的管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四)认真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土地资源进行重新整合。以土地更新调查成果为基础,在确保现有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做好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等行业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五)严格各类规划的实施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经批准,必须严格执行,各类建设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得突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规模。加强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的管理,凡涉及改变土地利用方向、规模、重大布局及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等内容的修改,必须按法定程序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各类开发区(园区)和城市新区(小区)必须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其建设用地由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行统一管理。
  (六)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农用地转用年度计划指标实行指令性管理、分类下达,各州、市不得突破年度计划。国家、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用地指标,由省统一配置。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要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先安排国家鼓励和支持的建设项目。对批而未供、土地利用效益不高的州、市,要相应核减或暂缓下达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
  县(市.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后公布实施,其中州、市政府所在地和县级市的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应报省国土资源厅备案。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应作为土地供应的依据,不得突破。计划应在当地主要媒体、网站和土地有形市场公布,若需修改应报原批准机关批准并重新公布。
  (七)认真做好建设用地预审工作。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没有农用地转用指标、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不得通过用地预审。在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阶段,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对建设项目的用地进行审查。建设单位向发展改革等部门申报核准或审批建设项目时,必须有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预审意见,没有预审意见或预审未通过的,不得核准或批准建设项目。

  三、采取有力措施,严格保护耕地
  (八)严格执行占用耕地补偿制度。各类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建设单位必须补充数量、质量相当的耕地。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实行按等级折算,具体办法由省国土资源厅制定。跨州、市易地补充耕地的,由省国土资源厅负责组织协调,并调整相应的耕地保有量指标。建设单位不能自行补充耕地的,必须按照规定足额缴纳耕地开垦费。耕地开垦费应列入工程概算,实行专户管理,严禁减免和挪用。省国土资源厅要加强对占用耕地补偿工作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对补充耕地的数量、质量进行严格验收,有关人员要对验收结果承担相应责任。


  (九)认真做好基本农田保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经依法修改,不得擅自调整基本农田保护指标和布局。已划定的基本农田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变用途。因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依法修改、建设占用等导致基本农田减少的,要及时进行补划和验收。对占用基本农田并以缴纳耕地开垦费方式补充耕地的,耕地开垦费标准按省规定的最高标准执行。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基础性工作,把基本农田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并在集体土地所有证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中注明。完善基本农田保护档案,对基本农田保护图件实行备案管理,作为依法管理基本农田的依据。
  (十)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整合耕地资源,对属于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中低产田地实行集中连片整理,提高基本农田的质量。要加强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管理,项目安排要重点向粮食主产区倾斜。要在摸清耕地后备资源潜力和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能开发的土地充分加以开发利用。
  (十一)严格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征收和管理。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实行先缴后分,按照规定标准全额缴入国库,不得减免,按规定比例就地分成划缴,严格按法定用途使用,并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减免和欠缴的,要依法追缴。

  四、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强化监督管理
  (十二)规范建设用地报批程序。城市和集镇的分批次建设用地报批,要提供土地开发建设整体方案。有控制性规划的,应提供控制性规划;有具体建设项目的,应附项目名单。对于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没有明确分期的建设项目,应一次性报批建设用地手续,不得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报批。
  能源、交通、水利、矿山、军事设施等确需单独选址的建设项目,要严格按国家规定办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的有关手续办理。
  (十三)严格对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审查。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和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对建设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凡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能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的,不得批准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对拖欠被征地农民补偿安置费用或补偿安置不到位、欠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的县(市.区),要暂停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的报批。


  (十四)加强对农用地转用方案和土地征收方案的实施管理。城镇分批次建设用地和单独选址建设项目用地农用地转用方案和土地征收方案经批准后,县(市.区)人民政府应按《征用土地公告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0号)在被征收土地所在的村、组公告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并按规定期限足额兑现补偿。
  (十五)加强具体建设项目供地批后检查和跟踪管理。具体建设项目批准供地后,建设单位应将建设用地批准书制作成施工牌悬挂在施工现场;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跟踪检查,对建设单位用地面积、位置、用途、建设性质及开发期限进行检查,凡违反规定的要予以纠正。

  五、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十六)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开展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工作,对空闲土地、闲置土地、批而未供的土地进行全面清理登记,并制定盘活利用的措施和计划。对新上建设项目,可以使用存量建设用地的,不得使用新增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迁址,确需迁址的,原使用的国有划拨土地应由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收回。
  农用地转用或土地征收方案经依法批准后,一年内未供应的,按未供应面积扣减该县(市.区)下一年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两年内未供应的,暂缓下达下一年度农用地转用计划指标。土地供应后一年内未开发建设的,按有关规定收取土地闲置费;满两年未开发建设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闲置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另行安排使用。
  (十七)健全和规范土地市场。严格执行《划拨用地目录》,控制划拨用地范围,逐步细化我省的划拨用地目录。加强对划拨土地人市交易的管理,经依法批准利用原划拨土地进行经营性开发建设的,应当按照市场价补缴土地出让金。经依法批准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的,必须在当地土地有形市场公开交易,并按市场价补缴土地出让金或缴纳土地收益;低于市场价交易的,政府应行使优先购买权,将该土地收购储备。


  商业、旅游、娱乐、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对符合协议出让方式供地的,如同一地块有两个以上意向者,也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
  制定并公布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由省国土资源厅依据基准地价制定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在协议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时,不得低于最低价标准。任何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减免土地出让金,严禁以低地价或各种形式降低土地出让金为优惠条件招商引资。
  经营性基础设施用地在试点基础上逐步实行有偿使用,积极创造条件将工业用地逐步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完善国有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十八)严格执行土地资产处置政策。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改制中,土地资产要单独处置,确保国有土地资产不流失。企业改制中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需改变土地用途或转让的,必须取得出让方和城市规划部门的同意,按市场价补缴土地出让金差额,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房屋产权上市交易时,必须提供土地使用证和房屋所有权证,对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必须补办出让手续,补交出让金后方能交易。
  (十九)加强村镇建设用地管理。建设部门要按照控制总量、合理布局、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尽快编制、公布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贯彻“一户一宅”法律规定,加强农村村民宅基地管理,对一户多宅等多占的宅基地进行清理,加快和规范宅基地登记发证工作。严禁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宅基地,不得为城镇居民在农村购置的宅基地发放土地使用证。加快推进“城中村”整治。积极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要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禁止擅自通过“村改居”等方式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为国有土地。禁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让、出租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建设规划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经批准可依法进行流转。省国土资源厅要制定我省的农村宅基地管理办法。
  (二十)提高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实施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从严控制用地规模。编制工业项目和初步设计文件,应以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为依据。对达不到投资强度和超过控制指标的项目,要核减用地面积,严格限制企业非生产性用地。依照国家产业政策,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对淘汰类、限制类项目分别实行禁止和限制用地,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浪费土地。不准建设“花园式”企业,对已建“花园式”企业的用地,要采取措施充分加以利用。新增建设用地项目(含公益性建设用地)要尽量利用山地、劣质地和空闲地。要按照布局集中、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的原则,在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大力推广使用多层标准厂房。

  六、完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
  (二十一)按同地同价的原则,合理确定征地补偿标准。省国土资源厅要会同发展改革、农业、统计等部门,综合考虑被征收土地的类型、质量、农民对土地的投入、农产品价格、农用地等级等因素,制订各县(市.区)土地的统一年产值标准或区片综合地价,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达到法定上限,尚不足以使被征地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当地人民政府可视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益情况给予补贴。经依法批准占用基本农田的,征地补偿按法定的最高标准执行。按照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被征地农户的原则,农业、民政、国土资源等部门要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土地补偿费分配办法,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二十二)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在城市规划区内,集体土地征为国有后,当地人民政府可以留出一定数量的土地,用于安置被征地农民发展生产,或将因征地而导致无地的农民纳人城镇就业体系,并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有长期稳定收益的项目,在农民集体自愿的前提下,可将征地补偿费或建设用地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实行入股分红安置等。


  在城市规划区外,对因征地而导致无地、少地的农民,当地人民政府应以农业安置为主要形式,使他们有稳定的生活保障。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农户自愿的前提下,采用其它安置方式。当地确实无地安置被征地农民的,在充分征求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意见的前提下,可实行移民安置。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积极创造条件,为被征地农民提供免费劳动技能培训,帮助其重新择业。在同等条件下,用地单位应优先录用被征地农民就业。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要研究建立我省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措施。


  (二十三)完善征地工作程序和监管措施。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将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等,以公告等形式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于告知后抢栽、抢种、抢建的地上附着物和青苗,征地时一律不予补偿。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国土资源部令第22号)确定的程序和要求组织听证。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经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应按法定时限向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支付征地补偿费,并及时足额支付给被征地农民。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不落实的,暂停受理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报件审批。

  七、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土地执法监察
  (二十四)严肃查处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的行为。以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和滥用行政权力侵害群众合法权益等问题为重点,加大土地执法监察力度,严肃查处非法批地、违法占地等案件。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
  建立国土资源、监察、公安、检察等部门联合办案和案件移送制度,既要查处土地违法行为,又要查处违法责任人,坚决纠正只处理事、不处理人的行为。对非法批准占用土地、征收土地和非法低价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挪用或截留征地补偿费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依法追究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对非法批准征收、使用土地,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必须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二十五)强化对土地执法行为的监督。对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不能及时查处的重大土地违法案件,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直接查处。对依法应当没收、拆除建筑物或其它设施的,必须予以没收或拆除,不得以罚款和补办手续取代。经依法处罚后,确需补办用地手续的,必须附当地国土资源、监察等部门的处理意见。对重大土地违法案件查处不力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十六)加大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动态巡查力度。各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组织实施本辖区内的动态巡查工作。制定具体实施计划,有重点、有时限地进行,做到领导负责,分片包干,责任到人。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预防和查处相结合”的国土资源执法监察方针,做到违法案件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牢固树立预防为主、全程监督的观念,开创既注重违法案件的查处,又注重事前防范和事中监督的执法监察新局面。
  上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严格考核下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动态巡查工作,拟定具体考评标准,建立健全奖励机制。对于动态巡查工作开展不力,巡而不查,导致违法行为发生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相关责任。

  八、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提高土地行政管理能力
  (二十七)健全土地管理责任体系。逐级建立政府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制,并纳入政府责任目标考核体系。各州、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负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定期对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没有完成责任目标的,责令限期完成;造成耕地面积减少的,除限期补充耕地外,还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十八)做好土地管理基础性工作。各地要重视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确保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完成更新调查。同时要加强基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特别是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的建设,保证必要的办公条件,确保职能到位。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要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紧紧围绕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依法行政,全面落实《决定》提出的各项要求,不断改进土地管理,确保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二OO五年六月二十一日

云翼房产网